九州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默默耕耘“老黄牛”—记高校系统践行群众路线好党员、好干部李方林

发表时间:2014-07-09     点击:次     编辑:

李方林现任地球科学学院地化系主任,主要从事勘查地球化学和矿床地球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我国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物探与化探》杂志编委,曾在地化系担任党支部书记一职18年,任劳任怨,是名副其实的地化系的“老管家”。

李方林是教学工作中的多面手,多年来,他一直在课堂上为本科生主讲地球化学专业的主干课,包括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计算地球化学等课程,也一直在挑战“新”的课程,一直在备新课、讲前沿课。毕业的学生杨宋玲还记得李老师上的“勘查地球化学”课,“印象最深的就是李老师在课间从不闲着,经常主动问班里的同学有什么不懂的内容,并且不厌其烦的为大家讲解,直到大家明白为止”……

秭归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的地化实习,连续多年留下了李老师的脚印和汗水,作为一名“老”教员,目前国内通用的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处理软件等,到了李老师手上,总可以给学生讲通、讲透;化探的新方法与新技术,李老师讲起来,学生总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王娟说:“大二那年在秭归,为了避开中午的火热骄阳,基本上每天早上五六点就要到指定地点集合。奇怪的是,每天到达指定地点,第一个见到的人总是李老师。他总是笑意盈盈,问我们适应不适应。然后细致介绍每天的野外实习任务。在野外,见到典型现象均悉心教导,直至我们融会贯通……”

他也曾连续四年奔赴周口店进行野外教学实习,也曾和学生夜战计算机室一起制作“地球化学CAI课件”,带领年轻教师一起备战“勘查地球化学”省级精品课程和共享课程的筹备,积极参与“地球化学”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建设;在申报省级、部级教学成果奖及教学团队的过程中,他总是鼓励年轻人的名字排在前列……

李方林自毕业留校至今,一直管理系里的大小事宜。应该说,从任职以来,事无巨细,李老师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从科研项目申报、教学评估、学生工作,样样都经他的手、过他的脑。一位退休多年的老教授回忆起来,评价说,“如果要评价李方林,还真不知道用什么高大上的语言来描述他,只是每次大小事情都会找他,打个电话、捎个口信、发个Email都能得到他的解答,在他那里什么事都可以算作他分内的事情,他就是那样一个不折不扣、简简单单的人……”

有一年教学评估,各项工作抓得紧,抓得细,当大家都在忙着科研项目、SCI论文等这些“显示度高”的工作时,李老师毅然放下手头的工作,投入到教学档案的整理与教学报告的撰写之中……那年的职称评定,李老师没有通过,有人在实验室里大声议论,“这对李老师太不公平了,他做了那么多事……”但他,无怨无悔,在他的字典里,公平与不公平完全不值一提……

身边的同事“揭老底”——“以前给每个系摊派自愿献血的名额,总是李老师去;摊派抗洪上堤的名额,也是李老师去,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李方林为人朴实、和蔼可亲,是一个惜字如金、不张扬、低调行事之人,他是年轻人的引路人。刚刚从中科院博士后出站来到系里工作的刘金铃老师记下了对李老师的“初印象”:

最初对李老师的印象,是在来校面试的时候……李老师语重心长的教导我来到学校工作了,首先要从思想上做好准备……后来,我初次上课的时候,李老师认真听课,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同时针对院里的教学改革,也让我们年轻人好好准备,适应变革。在很多次交谈过程中,李老师的话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我们年轻而浮躁的心灵,让我们在入职之后最初的迷茫中尽快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方法。在职称评定的时候,李老师也非常关心我,找我谈话,嘱咐我把握机会,认真准备。来到地大工作,李老师的亲切、和蔼、慈祥,长者般的关怀,让我很快适应了地大的工作和生活。何其幸哉,工作道路上遇到如此好的长者,导师,领导!

对学子们来说,李老师是“最具亲和力”的良师和益友。第一次独立负责项目野外采样工作的女生周青写到,“来到野外不知从哪里下手,工作陷入了僵局,这时,李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用他自己曾失败的经历来鼓励我……”学生杨刚刚则用“舒服”两字形容李老师与他的弟子之间“严肃而不拘谨、紧张而又融洽”的氛围……学生王娟用“空谷幽兰,冰心玉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再现李老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桃李满“化探界”的情景……(地球科学学院)

(转自地大之声)

最新动态